上一页|1|
/1页

主题:五点说明“蚁族”不值得同情!

发表于2010-02-09
标题虽显犀利,却无任何歧视之意,实属是面对现在80、90后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狭隘现象心痛,我希望被冠以蚁族名号的孩子们别去庆贺终于有人肯关注他们了,他们中大多只是令人失望的一代。

这次政协会议上有代表群情激昂的向市领导讲述蚁族的困境,希望ZF能够在保障政策中给他们留有一席之地。我认为这群代表纯属扯淡,没事找事的浪费代表资源。他们就没有想想这批孩子缺乏的不是居住保障而是思想引导,蚁族们仅仅是在寻梦的途中逐渐迷失方向的有为青年,他们不缺乏思想,只是却缺乏思考,他们努力创造,却不想沦为机器,他们还没有输,因为如果他们这一代输了,中国精神也就输了。

想想蚁族的起因吧,把一切回归平静的方法就是找到起源,只有通过找到回归起源的路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进程中,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的重点投向了一些大型城市,导致了一线城市的快速崛起,大城市与二、三线城镇的收入差距大幅拉开,农村的收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向往在大城市淘金也就不难理解,问题在于涌入的人越多,竞争也就越发激烈,要想成为人上人也就越发的艰难,无法脱影而出也就难免沉沦。

第二,中国户籍政策虽然允许一些城镇进行放开,但在一线大城市却依然谨小慎微,中国在50、60年代是曾经经历过一次向大城市的移民潮,在巨大的经济反差现象下,大量中、小城市人口向中心城市迁徙,而大量农村人口也在向城镇迁徙,导致城市人满为患,一片混乱,现在的户籍政策也正是在那时应运而生,但同时外来人口也就失去了拥有户籍的本地人口所享有的优势。

第三,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培养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甚至远低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偏偏中国在2000年后进行了大面积的扩招工作,培养了更多的学无所用的“废物”。这批天之骄子学成后飞奔至他们认为理想的城市,一些人为的是能找到更好的圆梦机会,一些人为的是挣更多的钱。但能力不足,最后也是苦于奔命徒耗生命。

第四,中国三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致使上一代人眼界不够开阔,当自己的孩子面临指导的现状,很难给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当自己的孩子背起背包拿起火车票离家出走时,他们能做的仅仅是给钱,告诉他们的孩子如果混不下去就回来。

第五,为什么蚁族不走?看看北京的交通成本、低廉的租金和平价的生活所需就明白了。蚁族中存在大量的孩子连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都不如,他们没钱了就管家里要,因为要不了太多就蜷缩在“蚁穴”里。在北京4角钱就坐趟公交车,2元钱地铁哪都能去,蚁穴里一个月才几百元的低廉租金,还有全国最低廉的生活用品供应,也就该知道他们为什么不离开北京了。

好了,通过以上五点介绍,我们应该明白“蚁族”因为什么产生、又因何存在了。他们不过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一代,对他们不该是同情,同情代表着怜悯,我们又何必虚伪。告诉他们中央ZF和地方ZF要改变这一切需要时间,政策和经济的结构改变需要大时代的支持,而大环境不是由“蚁族”们控制的了的,但心态和思维却是他们所能改变的。

不要等着别人来教,因为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帮你,能信任的也只有自己。为什么不能卷起行囊回到故乡去支持当地的经济建设;为什么不能放弃眼前的虚幻塌实创业;为什么不能开放眼界去二、三线城市找寻更多的机会。

年轻力壮就成为被保障的对象只会是耻辱,放弃蜷缩的“蚁穴”,挺起胸膛做人,荣誉是靠流血和汗水奋斗而成的,大步向前才会见到光明。
发表于2010-02-09
这个议论叫扯淡,抛弃了根本去讨论别的!!!
发表于2010-02-20
谁都没有必要要别人同情,可是也没必要说别人!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