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业余时间钻研中医,王沛对拔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发表于2016-08-31
标签:利益 买卖 舒适 辞职 拔罐 

准确地说,“下海”这个词用在王沛身上是相当不恰当的,但在1995年那个时候,只要是自己干大家都称之为下海,而不会关心你到底做什么,是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王沛也是在所难免的,更何况他是从人家都羡慕的省财政厅辞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别人都求之不得的一份体面舒适、受人尊重的工作,你怎么会甘心割舍而去做个小买卖,当个体户呢?是不是犯错误了,得罪领导了?各种猜测质疑随之而来。

放弃一份好工作不至于让王沛犹豫不决,虽然当时是他工作一帆风顺,事业干得正好的时候,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当然还是做公务员从政是对自己最稳妥,也是对个人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肯定。但那个最初的梦想一直在他心中涌动,老家扁鹊故里的王沛从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可是阴差阳错没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学习中医,这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可是王沛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朝九晚五的机关工作让他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去钻研中医,也就是在这期间他关注上了拔罐。

困扰王沛的不是别人把你当个体户看,他也不在乎当时比较差的经商环境,而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靠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钻研,来搞健康、保健这一类东西,会不会被患者认可,有没有权威性?最终,如大家所能想到的,王沛坚定了自己的追求,他坚信拔罐作为中医传统中的精华,一定可以为广大寻求健康的患者接受。

正如王沛自己说的,现在回想起那时候的情景轻描淡写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当时的坚定确实让他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他进入的那个时期最不利的因素就是市场上医疗保健品泛滥,而且大多数人急功近利,抱着赚一把就赚了、赚一把就跑的心态,随意扩大产品功效的宣传,弄得大家对保健品、医疗器械有相当大的怀疑态度,这对刚创建的孟氏健康事业影响不小,也让王沛理解了当初一些人的质疑,但同时也更坚定了他的信心。“真金不怕火炼,你怎么证明你就是真金呢,就得经过一个火炼的过程,一个痛苦达到的过程。”王沛如是说。

王沛的夫人赵玉红女士告诉我们,王沛最终走向健康事业,很难说因为什么单纯的原因,从小受环境的熏陶,自己对中医药的喜好,朋友亲人的支持,当时的社 会环境等等,众多的内外因素促成了王沛去做拔罐这个事。“在他还没具体做这一行的时候也很难谈什么事业,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一步。但慢慢地很多病人在求医无门的情况下,抱着一线希望来咨询,把自己的健康和希望交给你,他们那么信任你,那种责任感让王沛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个事业。”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