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促进省会经济发展

发表于2004-08-11
9月22,第二届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将在济举行,这是继亚足赛后我市承办的又一国际性大型活动。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分管信息产业工作的副市长刘善鹏。
     记者:刘副市长,请您谈谈承办信博会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刘善鹏:今年市委市政府围绕“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战略目标,提出“发挥省会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经济发展新理念。姜大明书记为此先后两次调研信息产业,就如何发挥信息产业在省会经济中的作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网络信息服务业和信息产品流通业,2003年产业总值达292亿元,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信息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一是它是“智力产业”,对高科技人才聚集具有双向的互动作用;第二,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战略性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三,信息产业是“智能产业”,其生产的产品如计算机、软件、通信服务,为其他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提供了智能化工具。同时,软件业、网络信息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市承办信博会,看中的不仅仅是展会本身的经济效益和宣传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举办信博会,统一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全面树立和落实信息化带动战略;通过举办信博会,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推进全市信息技术应用。
    记者: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善鹏:上半年我市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产业总值143亿元,同比增长20%。总的来看,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通过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产量与效益的同步增长。上半年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94.78亿元,同比增长18.7%;利税3.05亿元,增长40%,实现利润6855万元,增长1.2倍。二是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浪潮、中创跻身“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百强”,中创、浪潮软件、浪潮通软位列“2004年中国独立软件开发企业最大规模前30名”。中创软件中标广东省高速公路智能管理系统,签定合同额1.5亿元。神思电子中标全国第二代身份证识别终端系统,成为公安部认证的十家定点机具生产企业之一。三是软件产业从竞争走向联合,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目前全市软件企业近400家,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5.1%。齐鲁软件园与微软、IBM、美国德州仪器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合作建立了软件技术支撑平台、技术中心、实验室和培训中心;28家企业自发成立了电力软件联盟,其整体实力已进入全国同行业五强;去年成立的齐鲁软件园软件出口联盟实现出口3000万美元,比去年翻了2番,齐鲁软件园被科技部确定为“欧美软件出口试点基地”。随着软件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占90%的我市软件产业已成为“三个亮点”示范产业。
     尽管信息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招商引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要争取在大项目引进上取得突破,特别是在承接日、韩、台湾产业链转移方面还需做更多的工作。二是产业链还需进一步完善、延长,服务器、通讯设备等重点产品的配套能力还要继续加强。三是相关优惠政策还要强化落实,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科研机构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信博会的举办,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我市信息产业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据了解,由信息产业部主办的全国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会议将于信博会期间在济举行,我市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有什么打算?
     刘善鹏: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好比是信息化建设的两条腿,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支撑,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的核心。我省确定了 “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又把我省列为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唯一的试点省,其意义非比寻常。现阶段我们发展的制造业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而是也只能是经过信息技术改造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制造业,也就是说国家要通过在山东的试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会议期间,将设立“山东省信息化十年成就展”,召开信息技术应用高层论坛,推出一批信息技术应用典型示范单位。因此,这次信博会将高举信息技术应用大旗,在全省树立和落实“信息化带动战略”,在我省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当作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坚持“应用主导,效益驱动,统筹规划,部门联动”的原则,以公用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核心,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龙头,以点带面带动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深入开展。去年我市开展的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通过对27个部门企业基础信息资源整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期工程依托市公用信息平台建成覆盖工商、国税、地税、质监四部门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四部门149项42万多条企业基础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大大提高了我市税源监管水平,为社会综合治税和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手段。2003年,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试点城市”。行政审批信息化工程通过对26个部门工作流程整合取得了良好得社会效益。一期工程利用公用信息平台实现了16个部门以网络为支撑的“一站式”服务,使各部门审批流程更加规范透明,审批监督更加及时有力,项目审批周期平均缩短1/3,保障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由我市承担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通过对行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创造了供需链竞争的新优势。该项目以三联家电为基础,整合家电业上下游资源,形成包括43家上游供应商、103家下游分销商的家电业集成化供需链动态联盟,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家电电子商务联盟。2003年,该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实现了企业群体组织的集约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14.8%,定单处理由过去的1.5天缩短到5分钟。加快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和国家火炬计划——济南先进机电与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涌现出济南二机床、正昊化纤、试金集团等一大批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002年,省信息产业厅与我市共同启动“省市共建信息化省会城市”工程,共同培育和扶持了市卫生局、公安局、地税局、国税局等10家 “省市共建信息化典型示范单位”。涌现出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医药价格信息管理系统、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系统、“金农”工程、市中区法院规范化管理系统等一大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信息化应用典型,为社会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领导,制定我市《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规划》、《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等规划政策;进一步强化公用信息平台在促进网络互联和资源整合利用中的支撑作用,着力抓好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应用、行政审批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社会诚信信息服务系统、进出口领域基础信息共享、“泉城信息亭”系统等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深入推进跨部门信息资源整合;以装备制造业、流通业、农业为突破口,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步伐,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信息化建设合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发展省会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