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价看利率 利率看顺差(转载)

发表于2010-01-25
上周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澳洲的房地产,其中引出了Time(持有时间)还是 Timing(时机)对于投资重要性的争执。最后辩论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支持Time in the market 这种观点的人,肯定是受了沃伦-巴菲特的影响,相信Compound Interest, 所谓的复利对投资的影响,投资的时间越长,回报就越高。和世界第二富豪所持的理论保持一致,说话的底气自然特别足,和权威保持一致总是不会错的。

在我看来任何的投资或者投机,都只有一个Timing(时机)的概念,买入的时机和卖出的时机,你只有低买高卖才能赚钱。所谓Time in the market 实在让人费解,除非是一个持续的上升市,否则Compound Interest是一个双刃剑,对收入可以指数倍放大,对亏损也可以指数倍放大,如果你遇到一个持续的下跌市而不止损,死抱着巴菲特理论不放,不要多少Time你就亏损出局了。如果一定要说Time in the market, 那么我想至少还有半句值得一听,Time out the market,matters.
发表于2010-01-25

2. 购房大军

房地产是现在大家最热衷讨论的话题,既然提到了,就展开一聊。

好多朋友在澳洲买了房子,40万 50 万 60 万 70 万。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不光是在中国买房如买菜,在澳洲也可以做到买房如买菜。刚好这个月的利息率涨了0.25%,多少有点贷款在身的地主们矫情的感叹着利息率上涨,使得月供上涨了。近两年来一直下跌的利息率让不少人都选择了浮动利率,在利率持续走低的时候的确是最大的截取了低息好处。只是大多数人都对利息突然上涨估计不足,没有提前锁定了利息率。顺便提一句,商业银行在这里又耍了公众一次,各商业银行其实在年初就开始提高固定房贷利率了,如果想从浮动利率转到固定利率,自年初开始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加价,但是商业银行所有的公开预计都说,央行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初加息。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不一致,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可以肯定,银行报告中过分乐观的利息走势预计,误导了公众对利息率的走势的判断,使得大家反应滞后,错误地认为低息还会保持较长的时间,而决定贷款购房。

为应对经济危机,刺激房地产市场,澳洲于去年10月推出首度置业政府补贴计划:在2008年10月14日后签约,2010年12月31日前入住的业主,第一次买新房补贴21000澳元,买二手房补贴14000澳元。

该计划原定于今年6月30日到期,但考虑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危机的抵御能力,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澳洲联邦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延长该计划,并做出一些修改:今年9月30日前签订购房合同的首度置业者,仍照原计划;从10月1日起到年底的首度置业者,补贴减半:即购买二手房补贴1.05万澳元,购买新房补贴1.4万澳元。

发表于2010-01-25
3.买高不买低

澳币是传统的高息货币,理由很简单,因为澳洲一直存在顺差,输出矿产,教育产业及旅游产业,鼓励移民,所有这些都会促使大量资金流入澳洲,充裕的资金流入使得资金相对澳洲资产贬值的,要通过高利息来控制通货膨胀。

自2000年开始澳元一直处在上升通道,和中国经济发展成正相关,澳洲持续保持顺差。08年初次贷危机爆发,澳洲为防范经济滑坡,同时相信还有很多投资机构看空澳元,怀疑澳洲保持顺差的能力,澳元大幅下跌,至08年底,澳元比美元贬值累计达到40%。得益于中国4万亿保8计划,澳洲保持顺差,澳元做了一个巨大的V型反弹,一年内,已经基本收复了所有失地。

很多朋友年初卖掉了中国的股票,在今年澳元最低点的时候兑换了澳元,汇入澳洲买房,享受了澳洲的首次置业补贴。且不说房地产这个投资是好是坏,至少他们都在澳元的升值上赚了个够!

我对投资房产的时机和他们见解相左。去年澳洲连续减息,从7.25%一路降至3%(49年来低点),这个过程中,澳洲的房地产一直上涨。考虑工资收入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越低的利率等于越高的贷款意愿与还款能力,理论上0利率时,房价就是无限大。利率持续降低,使得房价走高得到了金融支持。

由于澳元可以自由兑换,持续的顺差,使得澳元汇率回升到先前高度,汇率上涨空间有限了。这个月澳央行的升息是必然的选择,如果不加息,澳洲本地的通货膨胀会随着顺差很快出现。在作投资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资金成本的情况,对于房地产,也就是个人房屋抵押贷款的利率走势。利率越高,购买力被银行融资放大越小,越难支持一个高房价。利息率越低,个人房贷额越高,越能支持高房价!我们应该在利息率最高点买入资产,在最低点卖出资产。如果预计澳洲的利息就此开始上升,那现在就是卖出的时候了。

发表于2010-01-25
4.丈母娘的刚需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买房子?房地产被证实是近10年最赚钱的投资,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在支持房价?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之后,房贷概念被引入,在银行贷款的杠杆作用下,房价本就会上涨,而持续走低的中国利息率,极大的支持了房价。目前的真实利率在中国几乎肯定是负值,所以房价理论上就是公众所能付得起的最大值。听说明年起中国购房享受7折优惠要取消了,这是釜底抽薪的政策,高房价是依靠银行低息贷款提供资金支持的。收入不变情况下,房贷利率上涨,对房市是一个实际打击。

一般判断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通常参考以下四种指标,一是房地产的价格与GDP的比例。美国历史上平均是一倍,这次泡沫最高点是1.7倍。日本现在差不多是1.5倍左右,最高时达4倍。二是房租回报率,这可以看出房地产的价格是靠收入支持的,还是靠升值预期支持的,升值预期越大,对房租的回报要求越低。三看房子的量有多大,新房量跟GDP的比例。四看房价和收入的比例。从这四方面来看,中国的指标都非常高。

我并不敢说中国的房产价格就此走低,毕竟中国内部正在经历一场持续的城市化大变革。从移民的角度考虑,可以看成人口向大城市聚集。这个很好地保证了房产的旺盛需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使得都市购房成为“丈母娘”刚性需求。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保证高价格,那就是稀缺。无论澳洲还是中国,对土地的供应都采取了控制,可以理解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保持高房价而采取的政策,稀缺也许由扩大的需求导致,也可以籍由垄断来实现。
发表于2010-01-25

5.房地产价格克星-升息!

且说中国政府,虽然保持了土地的垄断开发权利,但是持续的土地财政使得政府几年来不断售出土地。毕竟房子不是快速消费品,这已经导致了中国房子的空置率在提高。政府卖地,银行出钱,开发商转手的这个游戏,要想继续玩下去,银行就必须把钱贷给地产商,地产商就必须要能付得起银行贷款。开发商要卖出房子才能有收入,如果不能付贷款,资金链就会断裂。加息是可怕的,如果银行加息,地产商的还款压力就会上升,就可能打折销售。收入永远等于价格*卖出数量,而高价格却一定导致低销量。

中国持续的顺差导致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上升,由于各种原因,最后集中体现在了房地产上。中国与澳洲的不同在于,中国出口的不是资源,而是劳动力密集产品,为了保持价格优势,中国选择了与美元锁定汇率,借助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推动出口。

实际情况是:中国对美国保持持续的顺差,如果中国不大量购买美国债券,把美元重新“还”给美国市场,美元就要对人民币贬值,抑制中国的出口。而大量的购买美债,也导致美债利率降低。低利率促进了美国信贷市场,尤其是房屋信贷导致的财富效应,又使得美国消费增加,购买更多的消费品,促使中国的顺差增加,而多出来了顺差又通过对美债的投资回到了美国。持续下降且保持的低息使得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火爆。结果呢?次贷危机爆发了,还不上款的不合格借贷者资金链出现了断裂,连累到了银行,动摇了金融市场。

美利率已经是历史低位了,已经无可再低,所以由这一美元循环带来的好处也只能终结了。一旦财富效应减灭后的美国消费者无力如前消费,中国的出口就要受到影响;如果中国不能保持顺差,反过来又会作用在美债上,美债利率上升会进一步抑制美国的消费。失去持续资金流入的中国资产也不会继续有升值的压力,相反由于美国利率上升,如果中国依旧想要锁定住汇率,就一定要同时提升利息,这个对房地产的资金链是大考验。

发表于2010-01-25
6. 连锁反应

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好,中国的出口受到抑制,会减缓对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同时如果房价受到抑制,财富效应也会衰减,这对澳洲的旅游和教育出口获得顺差都不利。所以如果美国不消费了,中国出口上不去,不但中国的房地产面临挑战,澳洲的房地产也会有很大的压力。

佛曰因果,如果单纯理解为做善事就有善报,那实在是小看了佛法真意。所谓因果,如果你做一件善事,就种了善因,就有人因为善因得到善果。假如你做了一件恶事,就种一个恶因,就有人要吃恶果。西方人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比如我们买了盗版的CD听,3块钱,貌似吃了一顿免费的午餐,结果种下了一个恶因。导致了很多音像出版公司倒闭了,在这些公司工作的人失业了,他们吃下了恶果,因为我们吃了他们的午餐。我们买了盗版的软件,就导致软件业经营困难,结果会导致学软件编程的一些大学生找工作困难。同理,房地产价格过高,导致其他消费的不足,会导致一些公司倒闭或者减产,导致高失业率。

环视全球高企的失业率,不能不说是全球高房价种下的恶因!
上一页|1|
/1页